【編者按】6月15日,全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培訓班暨現場推進會舉行。會上,鳳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寧亞瑩以《探索建立“五制五化”長效機制 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為題,交流介紹了做法經驗。
探索建立“五制五化”長效機制 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寧亞瑩
鳳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為宗旨,多年來矢志不渝開展文明城市創建,201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20年順利通過中央文明委復查考核,2021年高分通過中央文明委的年度測評。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鳳縣探索建立了“五制五化”長效機制,用機制保障常態化創建,城鄉面貌不斷改觀,市民素質明顯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升,書寫了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文明城市答卷。曾經到過鳳縣的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調研組及省市各級領導對縣城建設紛紛點贊,省政府主要領導作出“小精特美”的高度評價。
一、堅持“十組聯動”機制,推動一體化抓促
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實行縣委書記掛帥,縣長和縣級四大班子分管聯系領導分頭抓促,各鎮各部門合力攻堅,統籌推動全縣創建工作,協調解決存在困難和問題。高規格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十個工作組,做到領導責任、職責任務、人員落實“三到位”。按照測評體系,每年召開兩次推進會,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專題研究部署、協調推進創文工作。將創建指標任務細化分解至“一辦十組”,縣委書記與各鎮、各部門、各環境工作組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壓實責任,對標對表抓創建。
二、堅持“網格四包”機制,推動精細化管理
依托縣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和鳳縣微信矩陣群,制定印發了《完善網格管理直接服務群眾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了權責明晰、信息共享、渠道暢通、服務便捷、全面覆蓋、多元共治的全縣統一的網格化服務治理體系。按照“縣級領導包片、網格長牽頭、網格責任單位包段、中心戶長(網格志愿者)包戶”的網格運行機制,對全縣上報的28類139個實地考察點位和112個物業小區、居住小區進行逐一分解,將縣城劃分為12個網格,由27名縣級領導包抓,12個縣級部門牽頭,132個單位分段包抓,9個鎮由9名聯系鎮縣級領導包抓,形成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對接的包抓責任體系。把每名機關干部和志愿者明確到城區每個小區、每個樓棟、每個路口、每條路段;將鎮村干部和志愿者分布到鎮村各個區域,做到全鎮所有村組、所有路段、街道、商鋪、住戶實現全覆蓋。
三、堅持“共建共享”機制,推動硬支撐保障
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強化硬件支撐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關鍵之要,大力實施城市精細化提升行動,做強“底子”、做實“里子”、做優“面子”。累計投入民生資金61.04億元,實施民生項目976個,建成全省一流的鳳縣幼兒園,成功創建為全省雙高雙普縣、社區教育實驗區、全民健身示范縣;實施市政重點項目23個,新增供熱面積15.91萬平方米、燃氣用戶2100余戶,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群眾1.4萬人;新建農村公路252.7公里,打通了通村通組最后一公里,通村公路和客運車輛實現全覆蓋,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鎮中心衛生院國醫館、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榮獲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成功創建為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236”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經驗在全省交流推廣,率先在全市完成省級“雪亮工程”試點縣建設任務。
四、堅持“品牌塑造”機制,推動長效化創建
堅持“創文明城”和“育文明人”相結合,持續擦亮創建特色品牌。一是擦亮山清水秀地干凈的環境品牌。以5A級縣城建設為抓手,持續強化縣鎮村三級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門前五包”、定期保潔、集中整治和網格化綜合管理有獎舉報等制度,加強市容環境、交通秩序等方面綜合整治,促進城鄉環境更加干凈整潔。二是擦亮崇德向善人文明的人文品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兩融入”工作,認真做好各級道德模范評選推薦工作,大力開展“感動鳳縣年度人物”和12類“最美人物”評選表彰活動,6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0人被評為“陜西好人”,17人被評為寶雞市道德模范和“寶雞好人”,90余人被評為感動鳳縣年度人物,持續提升“鳳縣好人”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三是擦亮“文明實踐·幸福鳳縣”的志愿服務品牌。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為抓手,唱響新思想宣講“鎮村大叫板”“文藝輕騎兵”“慈孝集體生日會”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與創文工作深度融合,開展“黨員志愿先鋒行,共建共享助創文”“文明使者傳遞文明力量”騎行宣傳等各類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累計參與群眾4萬人次,引導群眾助力文明城市創建。2022年,鳳縣常態化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四是擦亮“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民生品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了以鳳縣花園小區等為代表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和濱江健康步道建設、改建便民停車場3處、新施劃車位156個、免費為90個居住小區安裝充電樁772個,全面完成新建路、漢中路街區改造等,著力解決好老百姓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讓鳳縣人民真切感受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惠民的成果,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五是擦亮市場“四心”創建的服務品牌。農貿市場是一座城市最具“煙火氣息”的地方,鳳縣僅有2個集貿市場都是建成時間超過20年的老舊市場。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我們本著“小市場,大民生”理念,堅持規范管理與便民利民結合,一方面從主體資格、食品追溯、檢驗檢疫、誠信經營、熟食經營、商品質量、經營秩序、環境衛生、安全生產和公共服務10個方面對集貿市場進行規范,落實農貿市場長效化、精細化管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在軟性服務上的提升,開展細心服務、熱心服務、放心服務、愛心服務“四心”創建,讓消費者安心、舒心、放心、稱心,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居民生活。
五、堅持“多方監督”機制,推動全民化參與
堅持創文、創衛、網格化管理一體化推進,成立智慧鳳縣運營指揮中心,擇優聘請46名創文巡訪員和網格巡查員,對縣城各網格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不間斷、流動式、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制定印發《鳳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流動紅旗評選辦法》,堅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實行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流動紅(黃)旗評比制度,每月對9個鎮和縣城12個網格區按類別進行實地測評、當場交辦、書面通報、媒體曝光、會議推進、跟蹤督辦,推動所有問題扎實徹底整改到位。充分發揮縣級媒體監督作用,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力度,在全縣大力開展全民隨手拍活動,鼓勵群眾通過微信、郵箱、電話或網格化綜合管理網絡平臺進行有獎舉報,形成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創文工作格局。制定并嚴格落實《鳳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考核目標責任制考評辦法》《鳳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考核責任追究辦法》,激勵各級各部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助推創文成效鞏固。
文明創建是一項久久為功的“耐力比拼”,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幸福接力”。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充分學習借鑒兄弟市縣的好做法、好經驗,正識差距不足,明晰思路方向,大干快干實干,讓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跑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目標的鳳縣速度。